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:“世界科技強國競爭,比拼的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?!眹覍嶒炇?、國家科研機構、高水平研究型大學、科技領軍企業都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,要自覺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使命擔當。

量子科技發展具有重大科學意義和戰略價值,是一項對傳統技術體系產生沖擊、進行重構的重大顛覆性技術創新,將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向。
近年來,我國在該領域取得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重大創新成果。圖為2022年1月31日,科研人員在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做實驗。新華社記者 張端/攝
各類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要充分發揮優勢、加強協同配合
黨的十八大以來,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。近年來,國家實驗室建設加快推進,中國科學院“率先行動”計劃深入實施,高水平研究型大學“雙一流”建設持續推進,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不斷強化,初步形成具有中國特色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發展格局。
當前,科技創新的復雜度越來越高,重大創新突破往往需要多學科領域深度交叉融合、多主體開放協同。各類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由于各自的定位和特點,任務類型上各有分工,在創新鏈環節上各有側重,要在明確分工的基礎上強化協同、優勢互補,加強從基本原理、原型、產品到規模市場化的有機銜接和緊密配合,共同履行好解決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使命任務。
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要筑牢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人才根基
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承擔國家重大科技任務、建設運行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創新平臺,是培養集聚高水平科技人才的最好實踐載體。近年來,我國通過載人航天、探月工程、北斗導航、深海探測等一批國家重大科技任務,迅速培養出一大批科技領軍人才。
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關鍵靠人才,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要緊緊圍繞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部署和要求,在創新實踐中培養戰略科學家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,特別要大膽選拔和放手使用優秀青年人才,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、當主角,培養壯大卓越工程師隊伍,加快打造培養高水平科技人才的戰略支點。
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要在創新體系建設中發揮骨干引領作用
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和其他各類創新主體一起,共同構成了國家創新體系,各類創新主體間的聯系互動水平,特別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帶動作用,決定著創新體系的整體效能。
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要做基礎研究的引領者,產出更多重大原創性成果,加快建設原始創新策源地;做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產學研合作的領頭雁,產出重大戰略產品和系統解決方案,帶動我國創新鏈產業鏈向中高端攀升;打造集約高效、開放共享的創新平臺,加強公共科研平臺、中試轉化平臺、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等建設,促進科學數據共享共用;做參與國際科技合作的主要代表,牽頭發起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,參與國際科技組織和重點領域與新興技術標準、規則制定,深度融入全球創新網絡,加快提升我國國際科技治理話語權。